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融资“疯魔”:签下A轮,你从此迎来“至暗时刻”
阅读: 出处:第三只眼看零售 发布日期:2018-08-22
【字号 

    新零售的号召下,大量热钱涌入实体零售业。资本推动了行业发展,加剧了经营者的焦虑,甚至改写了行业竞争规则。

现如今,一级市场遭遇“钱荒”,融资渠道收窄,获取资本困难重重。那些打算要融资的、期待新一轮融资的、甚至是等待融资来续命的实体零售企业心态复杂。

以下是微信公众号“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的真实案例,请勿对号入座!

“现在是我的至暗时刻”,斜靠在会客厅宽大的沙发上,S总一脸疲惫地对我说。就在不久前,他拿到新一轮融资。

这不是矫情,也不是故作姿态。因长期熬夜而面容憔悴的S总,表现出高度压力下的异常反应:时而兴奋不已、喋喋不休,时而情绪低落、沉默不语。

事实上,S总在签下A轮融资的那一刻,便注定他将要面对这个“至暗时刻”。“你看过电影《灵魂战车》吗?就像跟魔鬼做交易,将你的灵魂抵押出去,换来强大的超自然力量”,S总说。

在融资之前,S总有十几家门店,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但也能够看到盈利的曙光。而在新零售的风口之下,各路资本和诸多玩家挤入这条赛道,S总企业估值水涨船高,并且在风头正盛的时候获得一笔不菲的融资。

资本加持的S总加速开店。公司的生鲜配送中心由此前日均吞吐量十几吨迅速扩大到现在的上百吨。一到晚上十点,这里就像忙碌的交易市场,供应商的车辆排着长队往这里送货。

“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了近十倍,现金流充裕了,行业地位上升了,可驾驭的资源也庞大了,这就是资本的力量”,S总感叹道。

但“将灵魂抵押给魔鬼”,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要超出零售业发展规律的加速扩张,从而导致经营压力加大、人才培养、管理强度、配送能力出现阶段性瓶颈。

“真正考验我的,是如何拿到下一轮融资”,S总说。一轮轮的融资是对心智的考验,二季度以来,资金面开始偏紧,VC决策变得慎之又慎,如果新的融资不到位,S总的公司发展就将面临资金困难,原定计划就无法很好的完成,规模效应就无法如期达成,行业神话也许就变成一个笑话。

S总与资本展开了艰难的谈判,终于获得由一家知名投资机构领头、若干VC跟投的B轮融资。

“签约之后,我给自己和家人安排了一场休假,但实际上我一点玩的心思都没有,直到资金打到账户,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S总说,“融资太耗费精力了”。

 

M总至今对他的A轮估值耿耿于怀。M总的公司是一家年销售额数十亿的区域零售企业,曾经以接近10亿元的估值获得A轮融资。

一开始M总对这个估值是满意的,直到他了解到业界某生鲜连锁企业的融资情况。该企业门店数和销售额远不及M总的企业,但估值比他还要高。

知道真相的M总始终想不明白:难道不是销售规模越大,估值越高的吗?于是他四处打听,是不是自己被低估了?眼下,M总的公司正在进行B轮融资。他心事重重:如何讲好故事,把估值提上去?

“跟资本讲企业,是有策略的。你要打动他们,就要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来组织语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清楚你做什么,市场有多大。比如,你不要提什么精细化运营,而要说标准化;你不要谈什么商品力,而要说供应链掌控力”,S总分享他的融资心得。

在S总看来,业界很多人羡慕他很容易获得资本的认可。但殊不知,早在获得融资的前一年,他就已经混迹资本圈,开始留意投资人的思考模式和决策逻辑。

“资本并不懂零售业,你讲自己业务有多好他们是get不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对标某个国外的成功企业。比如,中国的Costco、中国的Aldi、中国的宜家……”S总说。


“我基本放弃融资的希望了,准备自己筹钱,好在我的缺口不大”。某便利店品牌创始人Z总告诉我。

今年上半年,是资本“收割”便利店最疯狂的一个阶段,见福、每一天等老牌便利店品牌以及邻几、131等新生品牌均获得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初,Z总也开始了他的融资之路。几个月下来,Z总几乎见遍了所有对便利店有兴趣的投资机构。

最开始是一家互联网背景的投资机构,他们对Z总的企业表示有较大兴趣,但他们的问题是决策太慢。“并非他们决策机制冗长,而是他们对便利店这个赛道没有想明白”。Z总说。

后来Z总又接触了一家投了多个便利店业态的投资机构,他们到公司进行了调研,最终把项目报到了决策委员会。但这一等又是几个月。后来Z总了解到,这家投资公司融资也出现问题,投给自己企业的希望渺茫。

事实上,并非Z总人云亦云要融资,而是迫不得已。资本进入便利店之后加剧了这个行业的泡沫,这使得行业竞争激烈且无序,甚至是突破底线。

“一些获得融资的便利店放出风来,要到我们所在的城市扩张,跟我要好好‘合作合作’,话里话外有明显的挑衅意味”,Z总说。

在Z总看来,资本推动下的便利店竞争是方方面面的,从门店的价格战,到对供应商资源的争夺,甚至是员工的挖角。“你知道便利店竞争最激烈的武汉是什么情况吗?现在一个店员月薪到了4000以上,店长更是超过了一万,五险一金还要单算”。Z总告诉我。

“资本就是这样,你需要它时,它会审视你、甚至远离你;你经营良好,不需要它时,它又缠着给要给你投资”。Z总感叹道。

 

零售业的融资现在到了“疯魔”的地步。

不可否认,资本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当年软银孙正义2000万美元投资马云,从而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马云用6分钟打动孙正义的事迹至今传为美谈。

不知道从何时起,投资逐渐变了味。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全民VC,创而优则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经理人加入了投资界的大军,在各种论坛慷慨激昂,从而助长了企业经营者的浮躁情绪;二是靠PPT创业,不深入调研市场,不梳理商业模式,凭借美轮美奂的PPT来打动投资者,有人调侃称这是一种B2VC的商业模式。

最初,这种浮夸的投资风气集中在互联网领域,而在新零售的大旗之下,这种风潮蔓延到了实体店领域。举例来说,最近越来越多的投资案例见诸媒体:刚刚开了三五家店,便获得A轮融资。从传播的操作手法来看,与一些互联网项目的炒作并无二致。

为什么不能用互联网烧钱的办法来投资实体店?这是因为,实体店是一个“慢生意”,它的线性发展满足不了资本对于指数级扩张的需求。

今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新规令资本市场此前充裕的资金面不断收紧。一级市场的资金紧缺将严重影响到正在准备融资或者说没有办法造血,依靠融资来生存的零售企业。

据了解,不少获得A轮融资的零售企业正在头疼B轮融资,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此前风光无限的新秀企业要倒下不少。

经历了两轮融资的S总承认,签下A轮之后,玩法就变了。“以前企业小,就像浮萍,随波逐流但也能生存;融资之后企业估值高了,成了大树,一旦倒下便万劫不复”,S总说。

【完】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原创:赵向阳

上一条:
下一条: